锅炉高温氮氧化物气体检测
一、氮氧化物(NOₓ)的来源和危害:
1.来源
锅炉燃烧时,燃料中的氮与空气中的氧在高温下反应生成NOₓ(主要为NO和NO₂)。
燃料类型(煤、天然气、燃油)、燃烧温度、过量空气系数等直接影响NOₓ浓度。
2.危害
环境: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健康:刺激呼吸系统,高浓度导致中毒。
法规限制:各国对锅炉排放的NOₓ有严格标准(如中国《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
二、检测方法
1. 在线监测(CEMS系统)
原理:通过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实时测量NOₓ浓度,成本相对会较高一些。
常用技术:
化学发光法(CLD):NO与臭氧反应发光,检测光强(高精度,适用于低浓度)。
红外吸收法(NDIR):基于NOₓ对特定红外波段的吸收。
电化学传感器:便携式设备,适用于现场检测。
安装位置:锅炉烟道或排气筒,需符合HJ 75-2017标准。
2.在线式检测(氮氧化物气体检测系统HNAG6200-NOX-J),成本低。
检测原理:电化学
2. 便携式检测仪
适用场景:定期巡检、应急检测或校准CEMS。
传感器类型: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NO、NO₂)。
3..检测标准与限值
中国标准
燃气锅炉:NOₓ排放限值≤150 mg/m³(新建锅炉)。
燃煤锅炉:NOₓ排放限值≤200~400 mg/m³(根据容量和地区不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