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处理的挑战与方法选择
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化学制药工业是化学原料药的分解、合成技术与现代临床诊断医学相结合的制造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药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然而,在我国制药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化学制药废水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不同制药企业由于原料、工艺、废水量、处理程度不同,所选择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根据各方法原理,一般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在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生物法处理后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通常先采用物理法、化学法进行预处理,改善其可生化性,降低毒性,然后继续进行生物法处理,废水才能达到排放要求。
1、废水水质
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差异大,组分复杂,污染物量多,COD高,BOD5和CODcr比值低且波动大,可生化性很差,难降解物质多,毒性强,间歇排放,水量水质及污染物的种类波动大等特点。
2、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制药废水经过格栅去除大块杂物后自流入调节池,均衡水质、水量。调节池出水通过提升泵送入pH调节池,加入H2SO4调节废水pH值至2~3以满足后续微电解的反应条件。pH调节池出水自流入微电解池,在酸性条件下通过铁碳颗粒之间形成无数个原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微电解池出水自流入芬顿池,投加H2O2使废水中的Fe2+与H2O2产生链式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进一步氧化分解难降解物质。芬顿池出水自流入中和絮凝池,在池中投加NaOH,将废水调至弱碱性并投加絮凝剂降低悬浮物和色度,以利于后续生物处理。中和絮凝池出水自流入初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初沉池出水自流入水解酸化池,经水解酸化作用改善废水可生化性。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和脱氮并去除部分SS。同时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合液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进行反硝化脱氮。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二沉池出水自流入混凝池,投加絮凝剂(PAC、PAM)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形成絮体,同时进一步降低COD和SS的浓度。混凝池上层液溢流进入终沉池,进行固液分离,进一步去除SS后流入清水池,再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组合工艺中污泥浓缩池主要收集初沉池、二沉池和终沉池的污泥。污泥浓缩池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保持池内活性污泥浓度。污泥浓缩后经过厢式压滤机降低污泥含水率,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和厢式压滤机的滤液回流至调节池。本组合工艺平均泥饼产生量为65.4kg/d,均外运至具有相应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最终的污泥处置。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