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重金属废水处理项目
5 月 18 日,杰鲁特环保承接江西某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重金属废水处理项目,致力于解决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镍、钴、锂等重金属废水的污染问题,目前项目已完成核心设备安装,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 5 月 30 日正式稳定运行。
新能源电池生产过程中,在正极材料制备、电池组装等工序会产生大量重金属废水。该企业每日产生的废水约 1000 吨,其中镍离子浓度为 50 - 80mg/L,钴离子浓度 30 - 50mg/L,锂离子浓度 20 - 40mg/L,均远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限值。此外,废水中还含有氟化物和酸性物质,对环境危害极大。
杰鲁特针对此类废水的特性,设计了 “分质收集 - 重金属回收 - 深度净化 - 水资源回用” 的处理工艺。首先,对不同类型的重金属废水进行分质收集,避免不同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干扰。对于含镍废水,采用 “硫化沉淀 - 离子交换” 工艺,先通过投加硫化钠生成硫化镍沉淀,去除大部分镍离子,再利用螯合树脂进行离子交换,进一步吸附残余的镍离子,使镍离子浓度降低至 0.1mg/L 以下;含钴废水则采用 “萃取 - 反萃取 - 蒸发结晶” 的方法,通过萃取剂选择性地提取钴离子,再经过反萃取和蒸发结晶,得到高纯度的钴盐,实现钴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含锂废水,采用 “膜分离 - 沉淀” 工艺,利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分离浓缩锂离子,再通过沉淀反应得到碳算锂产品。
在重金属回收后,废水进入深度净化阶段,采用 “中和 - 过滤 - 活性炭吸附” 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氟化物和其他残余污染物。最后,通过反渗透膜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回用,回用水可用于生产车间的清洗和冷却等环节,回用率达到 70% 以上。目前,试运行数据显示,该处理工艺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均在 98% 以上,有效解决了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