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治理新思路:从收集到资源化利用
首先,应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要充分考虑村庄发展规划、城镇管网距离、人口规模与聚集程度、经济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视情采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集中或者分散处理设施等治理方式。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是治理生活污水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对农村地区人口相对集中、具备污水集中处理条件的,可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将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优先选择与基层财力承受度、村民接受度相适应,运行费用低、治理效果好、管护简便的单户或联户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拓宽生活污水收集面,延伸处理链条。
其次,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实施一体化综合处理的经验做法,合理确定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布局、规模和技术路线。鼓励推广采取三格化粪池、微动力、人工湿地等多种组合模式的生态处理技术,实现污水、黑臭水体、粪污的深度处理、净化,并将达到资源化利用要求的“生活肥水”用于农田灌溉、渔业养殖、村庄绿化等,实现生活污水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第三,健全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管护运行体系。农村污水治理,三分建、七分管,要压紧压实地方政府和职责部门、运行管理单位的责任。及时出台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污水治理技术导则和排放标准,构建标准科学、运行规范、监管有效的农村污水治理体系。探索完善“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使用者付费”资金筹措与分担机制,鼓励通过市场化运作,以乡镇为单元,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打捆,委托第三方专业化单位运行维护管理,有效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物尽其用和稳定运行。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