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Sv,一会Gy,当量剂量和吸收剂量有什么区别?
α射线、β射线等带电的射线进入物质后,主要是与物质的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大量电离。γ射线等不带电的射线进入物质后,首先产生一个或几个能量较高的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再与物质的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大量电离。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归结为物质的电离,引起物质的改变两个过程。
一、辐射剂量学的量与单位(物理量)
“剂量”是将物理测量和辐射生物效应联系起来的一个物理量,电离辐射在物质上的效应由辐射场和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决定,剂量学的量和单位是为描述辐射场、辐射作用于物质时的能量传递,以及受照物内部变化的程度和规律而建立起来的物理量和量度,是一种功能表述特定辐射的特征,并能够加以测定的量。
1、照射量X
(1)照射量只适合用来表示X和γ射线在空气介质中产生电离能力大小的辐射量,单位是C/kg,过去专门名称是伦琴,符号R,1R = 0.873rad(拉德);
2)X和γ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释放出的全部电子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同一种符号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不包括光子在空气中释放出来的次级电子产生的辐射被吸收后产生的电离能量。
2.比释动能K
(1)比释动能只适用于不带电粒子,但适用于任何物质,单位是J/kg,专门名称是戈瑞,符号Gy。过去还有个单位为拉德(rad),1Gy=100rad;
(2)比释动能对应的数值为不带电电离粒子在单位质量的某一物质内释放出的全部带电电离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也包括在该物质内发生的次级过程所产生的任何带电粒子的能量;
(3)不带电粒子授予物质能量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释放出次级带电粒子,不带电粒子的能量转移给次级带电粒子;第二,带电粒子通过电离、激发把从不带电粒子处得来的能量授予物质;
(4)在给出比释动能数值的时候,必须同时指出该比释动能相连接的物质与该物质的部位。
3.吸收剂量D
(1)物质吸收辐射的能量越多,辐射引起的效应将越明显,吸收剂量D是单位质量受照物质中所吸收的平均辐射能量;
(2)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辐射和任何受照物质,单位是J/kg,专门名称是戈瑞,符号Gy;
(3)在给出吸收剂量数值时,必须同时指明辐射类型、介质种类和所在的位置。
二、辐射防护中使用的基本量(防护量)
辐射防护中,测量和计算的主要目的是定量说明个人或群体实际受到或可能受到的辐射照射。吸收剂量D是用来说明生物物质所受照射的重要物理量,但是不能直接用来预示辐射照射所产生的生物效应;某一吸收剂量产生的生物效应与射线的种类、能量以及照射条件有关,意味着即使受到相同数量的吸收剂量的照射,但是射线种类和辐照条件不一样,所所导致的生物效应也不尽相同。
1.当量剂量HT :
(1)当量剂量就是用同一尺度表示不同类型和能量的辐射照射对人体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发生几率的大小;
(2)辐射在器官中的当量剂量=平均吸收剂量*辐射权重因子,单位是J/kg,专门名称是希沃特,符号Sv;
(3)辐射权重因子的数值来自我们当前最放射生物学的认知,不断变化,最新的辐射权重因子如下所示:

2.有效剂量E:
(1)随机性效应发生概率与当量剂量之间的关系还受到器官或组织的不同而变化,有效剂量表示为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其组织权重因子的和,单位是J/kg,专门名称是希沃特,符号Sv;
(2)组织权重因子反映了在全身均匀受照下各器官或组织相对总危害的相对贡献,也反映不同器官或组织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