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环境监测首页-技术文章列表-WANDI万安迪 | 气体探测器以可靠核心力,守护逆行者安全

WANDI万安迪 | 气体探测器以可靠核心力,守护逆行者安全

2025年04月25日 10:09 来源:深圳市万安迪科技有限公司

每年世界各地地震及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给许多国家都带来巨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由于地震或火灾会导致一些天然气管道破裂或化工原料泄漏引发爆炸及气体中毒风险,会危及一线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气体探测器成为保障安全救援的关键工具,为预防二次事故发生及保护救援人员安全环境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01. 地震或火灾现场的无形气体

——不可忽视的隐形危机

安全风险

◆地震破坏与气体爆炸:地震造成燃气管道破裂及化工厂原料泄露,会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如甲烷、氢气、丙烷、乙醇等)及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等),泄漏的可燃气体一旦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刻会引发爆炸或火灾。如果现场存在有毒气体,达到限值也会立即产生窒息或中毒。

◆救援难题:建筑物的倒塌会形成许多受限空间,当现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或难以控制,逃生和救援就极为困难。

健康隐患

◆ 急性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有毒气体泄漏可导致中毒,严重时危及生命。

◆ 窒息风险:救援时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密闭空间内可能降低氧气浓度,引发缺氧甚至窒息风险。 

 

02. 解决危机的方法

——便携式气体探测器的重要性

实时监测与预警

◆便携式气体探测器可佩戴于一线救援人员身上,实时检测可燃及有毒气体的浓度,当检测到气体浓度超标就会及时发出报警声音,为人员疏散和应急响应争取时间。

◆如果是受限空间救援,可以使用泵吸式气体探测器,采气口可连接加长软管,将受限空间内环境气体抽出检测,对进入受限空间前做出安全判断。

◆便携式气体探测器可存储记录历史数据,帮助追溯泄漏源头、分析事故原因、优化安全管理流程。

 

03. 为什么选择万安迪?

资质认证:万安迪拥有国内国际双重认证体系(含防爆/环保/计量/欧盟ATEX/IECEx等)及ISO9001、高新技术等百余项资质,覆盖研发、生产全流程。

研发与创新:配备完善软硬件研发能力,提供基于场景的定制化产品设计与智能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自动化标定车间:拥有500平方米自动化标定车间和老化车间,取得注册计量师资质的标定校准及检定工程师,配置了12套自动化标定系统,满足不同行业对于常规及特殊气体传感器的需求。

生产运营能力:万安迪科技配置12条装配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便携式系列产品达到2万台,在线式系列产品达到2.5万台,在线监测系统达到2000套,其它特殊定制达到1000套。

严格的产品质量管控十年ISO9001体系深度运行,实施"来料-制程-成品"三重检测机制,确保产品可靠性。

完整的售后技术服务体系:专业团队提供全生命周期技术支持(方案制定、结构设计、检验测试、定期巡检),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环节。

 

04. 解决方案

万安迪可根据您实际的使用环境和项目需求,配置不同的工业安全检测设备。不管是地震火灾救援现场,还是工厂车间、矿井隧道,我们都能给您量身定制实用的解决方案,满足各行业客户的需求。

WANDI万安迪 | 气体探测器以可靠核心力,守护逆行者安全 

05. 权威认证

万安迪气体探测器通过多方权威认证,包括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中国及欧盟防爆合格证等认证,确保所有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内及国际标准

WANDI万安迪 | 气体探测器以可靠核心力,守护逆行者安全 

06. 技术支持

在国内,万安迪拥有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客户服务呼叫中心24小时服务、经验丰富的技术工程师队伍、主动积极的专业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售后产品保障。无论客户身处何方,万安迪的服务近在咫尺。

WANDI万安迪 | 气体探测器以可靠核心力,守护逆行者安全 

07. 培训服务

万安迪培训内容涵盖气体探测器的结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方法、应用场景、保养和维护等全方-位讲解及现场实战操作演示,每一步讲解都力求通俗易懂,确保每位参训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及使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参训人员不仅深入理解气体检测的核心要点,更能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支撑。

WANDI万安迪 | 气体探测器以可靠核心力,守护逆行者安全 

安全无小事,万安迪始终与您并肩作战!从化工厂到火场实战,从设备生产到技能培训,我们用心守护每个环节。万安迪深知:消防员多一分准备,百姓就多十分安全。选择万安迪,就是选择让逆行者的每一步都稳如磐石!

 

关键词: 气体探测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