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对氨氮和COD的去除
咱平常聊污水处理的时候,活性污泥可是个绕不开的主角。它就像一个超厉害的小工厂,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这些小家伙们齐心协力,把污水里的脏东西分解掉,让污水变得干净起来。今天咱就好好唠唠活性污泥去除COD和氨氮的原理,还有它们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先来说说COD,这玩意儿的全称是化学需氧量,简单来讲,就是水里能被化学氧化剂氧化的那些还原性物质的含量。这些物质大多是有机物,像生活污水里的各种食物残渣、排泄物,工业废水里的各类有机化合物。对污水处理来说,降低COD就是要把这些有机物给处理掉。
活性污泥去除COD主要靠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活性污泥里的微生物种类可多啦,有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等,其中细菌是处理COD的主力军。这些细菌就像一个个超级吃货,它们通过细胞膜把周围环境里的有机物吸收进体内。打个比方,就好像我们用吸管把奶茶吸进嘴里一样。进入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各种酶的作用下开始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细菌身体里开了一个化工厂。最终,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一些小分子物质。二氧化碳就跑到空气中去了,水留在处理后的水里,小分子物质有的被细菌用来合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实现生长和繁殖,有的则继续参与其他代谢反应。多余的生物污泥,我们可以通过污泥排放设备排出系统。这个过程中,污水里的COD就被大量消耗,水质也就得到了净化。
再讲讲氨氮,氨氮指的是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生活污水和很多工业废水中都含有不少氨氮,如果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等严重危害,所以去除氨氮也是污水处理的重要任务。活性污泥去除氨氮主要依靠硝化和反硝化这两个过程,而且这两个过程是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分工合作完成的。硝化过程是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NO3-),这个工作主要由硝化细菌来干。硝化细菌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亚硝化细菌,它们先把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NO2-),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一个小房子的一层往上加盖了一点;另一类是硝化杆菌,它们接着把亚硝酸盐氮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氮,相当于把房子加盖完成。硝化细菌干活的时候需要氧气,所以这个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
反硝化过程则和硝化过程相反,是把硝酸盐氮再转化为氮气排放到空气中。干这个活儿的是反硝化细菌,它们在缺氧的环境下,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把硝酸盐氮逐步还原成亚硝酸盐氮、一氧化氮、一氧化二氮,最终变成氮气。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之前盖好的房子一点一点拆掉,最后变成空气消失不见。反硝化过程不仅去除了氨氮,还能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降低了COD,可谓一举两得。
接下来聊聊COD和氨氮去除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协同作用可有意思了。从互相影响的角度看,首先,COD对氨氮去除有影响。前面说过,反硝化过程需要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如果污水中的COD含量太低,没有足够的有机物提供能量和电子,反硝化细菌就没法好好工作,氨氮的去除率自然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说,要是污水里COD很少,反硝化细菌就像没吃饱饭的工人,没力气干活,硝酸盐氮就没办法顺利转化成氮气,氨氮也就去除不掉了。
反过来,氨氮去除过程也会影响COD的去除。在硝化过程中,硝化细菌虽然主要是把氨氮氧化,但这个过程也会消耗一定量的有机物。因为硝化细菌自身生长和代谢也是需要能量的,这些能量部分就来自于有机物的分解。所以,氨氮含量的高低以及硝化反应的强度,会间接影响到有机物(COD)的去除量。
再说说它们的协同作用。在活性污泥系统里,去除COD和氨氮的微生物并不是各自为政的,它们组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生态系统。好氧区里,异养菌在去除COD的同时,为硝化细菌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它们消耗了污水里大量的有机物,降低了水中的BOD(生化需氧量,也是衡量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和COD密切相关),使得硝化细菌不会因为和异养菌竞争溶解氧而处于劣势。而在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利用去除COD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或者剩余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完成反硝化过程去除氨氮,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COD。这就好像一个生产线上的不同工序,大家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污水处理这个大任务。
活性污泥去除COD和氨氮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微生物们各显神通,COD和氨氮的去除过程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又协同作用。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原理和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操控污水处理系统,让它高效稳定地运行,把脏水变成干净的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环境。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