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环境监测首页-技术文章列表-污水氨氮不超标总氮超标如何处理?

污水氨氮不超标总氮超标如何处理?

2025年04月07日 15:53 来源:洛阳莱博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在污水处理中,氨氮达标但总氮超标是常见问题,通常与硝化-反硝化过程的不完quan有关。总氮包括氨氮、硝态氮(NO₃⁻-N)和亚硝态氮(NO₂⁻-N),若总氮超标,可能表明反硝化阶段(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存在问题。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及处理建议:


一、可能原因分析

  1. 碳源不足

    • 反硝化需要有机碳源(如甲醇、乙酸钠、葡萄糖等)作为电子供体。若碳源不足,反硝化菌无法将硝态氮wan全还原为氮气。

    • 现象:总氮去除率低,出水硝态氮浓度高。

  2. 溶解氧(DO)过高

    • 反硝化是厌氧/缺氧过程,若溶解氧过高,异养菌优先利用氧气进行好氧呼吸,抑制反硝化菌的活性。

    • 现象:缺氧池DO>0.5 mg/L,总氮去除效率下降。

  3. 污泥龄不足

    • 反硝化菌世代周期较长,若污泥龄过短,菌群无法有效增殖。

    • 现象:污泥浓度低,反硝化速率慢。

  4. pH值不适宜

    • 反硝化佳pH范围为6.5-8.0。pH过低或过高会抑制酶活性。

    • 现象:pH偏离范围,总氮去除率下降。

  5. 温度影响

    • 反硝化速率随温度降低而下降。低温(<10℃)时,菌群活性显著降低。

    • 现象:冬季总氮去除率明显下降。

  6. 回流比问题

    • 若内回流比不足,好氧池硝态氮无法有效回流至缺氧池,导致反硝化原料不足。

    • 现象:缺氧池硝态氮浓度低,总氮去除率低。


二、针对性处理措施

1. 碳源优化

  • 检测碳氮比(C/N):一般要求C/N>4(以BOD₅计)。若不足,可投加甲醇、乙酸钠或淀粉等外碳源。

  • 优化内碳源:通过调整工艺(如延长厌氧时间)提高污泥水解产酸量。

2. 控制溶解氧

  • 缺氧池DO:保持<0.5 mg/L,避免好氧呼吸竞争。

  • 好氧池DO:维持2-3 mg/L,确保硝化反应wan全。

3. 调整污泥龄

  • 延长污泥龄:将污泥龄控制在15-30天,确保反硝化菌增殖。

  • 优化排泥:避免过度排泥导致菌群流失。

4. pH调节

  • 投加碱液:若pH<6.5,可投加NaOH或Na₂CO₃调节至7.0-7.5。

  • 酸化控制:若pH>8.5,可投加稀硫酸或CO₂。

5. 温度控制

  • 提高水温:通过加热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层),确保水温>15℃。

  • 菌种驯化:逐步适应低温环境,提高菌群耐寒性。

6. 优化回流比

  • 内回流比:根据硝态氮负荷调整,一般控制在200%-300%。

  • 外回流比:保持污泥浓度稳定,避免污泥流失。


三、工艺优化建议

  1. A²/O工艺

    • 确保厌氧-缺氧-好氧分区明确,避免DO干扰。

    • 优化混合液回流,提高硝态氮利用率。

  2. MBBR/MBR工艺

    • 增加生物膜载体,提高反硝化菌挂膜量。

    • 强化膜过滤,减少污泥流失。

  3. 强化反硝化

    • 增设后置反硝化池,补充碳源和缺氧环境。

    • 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减少能耗和碳源需求。


四、应急处理措施

  • 临时投加碳源:如甲醇(投加量按NO₃⁻-N:CH₃OH=1:2.47计算)。

  • 降低进水量:减少硝态氮负荷,为系统恢复争取时间。

  • 增加曝气强度(好氧池):强化硝化反应,避免氨氮反弹。


关键词: 莱博图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