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锆烟气分析仪安装规范与关键技术要点
氧化锆烟气分析仪是工业燃烧系统中用于实时监测氧含量的关键设备,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测量精度、设备寿命及系统运行稳定性。结合多篇行业文献与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以下安装规范与技术要点。
一、安装位置的选择
1. 温度与烟气流速
氧化锆分析仪的最佳工作温度为 400–600℃。温度过高(如超过700℃)会缩短探头寿命,需采用高温抽气式结构;温度过低则可能因冷凝水导致锆管腐蚀。因此,推荐安装在余热锅炉出口、省煤器出口或空预器出口等烟温适中的区域,此处烟气颗粒物沉降充分,且流速平稳。
2. 避开恶劣工况区域
避免靠近燃烧点或喷头:燃烧剧烈区域的氧含量波动剧烈,易导致测量失真。
远离烟道拐弯处或底部:防止积灰或气流冲击损坏探头。
避开漏风点:烟道后段可能因漏气导致氧含量虚高,需选择密封性良好的位置。
3. 环境与维护便利性
安装点应远离振动源(如大型电机、风机),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并确保控制器安装在通风良好、温度稳定的环境中。
二、安装步骤与技术要求
1. 过渡架与密封处理
使用钢材制作过渡架,一端焊接或嵌入烟道壁,另一端通过法兰固定探头,法兰间需填充橡胶纸板或石棉垫 密封,防止漏气。
探头插入烟道时需采用分段推入法,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锆管爆裂。
2. 探头安装方向与深度
垂直或水平安装:优先垂直安装,确保参比气接口朝下,防止冷凝水倒流。
插入深度:探头长度宜为烟道直径的 2/3,方向垂直于烟气流速,避免处于死角或高速冲刷区。
3. 电气连接与抗干扰措施
信号线需使用屏蔽护套线,热电偶采用K型补偿导线,加热线单独穿管布线,避免电磁干扰。
转换器应远离腐蚀性气体和强磁场,与探头距离控制在 100米以内。
三、运行维护与管理
1. 定期校准与清洁
接入自控系统的仪器需每1–2个月校准一次,未接入系统则每季度校准,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标定流程。
定期清洁传感器表面油污,检查管路是否堵塞,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2. 启停炉管理
开炉前:先启动分析仪,再点火,避免氧化锆管因骤冷骤热断裂。
停炉后:若停炉时间超过1个月,需切断电源并抽出探头,清理积灰后妥善保存。
3. 数据记录与故障排查
建立设备运行档案,记录安装日期、维修记录及异常情况,便于追溯分析。
若氧量指示异常,需排查燃烧工况(如风量、燃料配比)是否变化,而非直接判定仪器故障。
四、特殊工况下的应对策略
高腐蚀性烟气:选用防腐型探头或碳化硅取气管,定期吹扫探头防止凝露堵塞。
可燃气体环境:采用防爆设计,避免测量气体含H₂、CO等可燃成分时引发安全隐患。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