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的采样效率,主要有实验对比法、理论计算法和标准粒子测试法,具体如下:
实验对比法
与标准采样器对比: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待检测的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与已知采样效率高、被广泛认可的标准采样器放置在同一位置,同时进行空气采样。然后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计数,通过比较两者所采集到的微生物数量、种类以及分布情况,来评估待检测采样器的采样效率。若待检测采样器采集到的微生物数量与标准采样器相近,种类分布相似,则说明其采样效率较高。

与权-威方法对比:参照相关权-威标准中规定的采样方法或检测方法作为基准,使用待检测采样器按照相同的操作流程在相同环境下采样,将检测结果与权-威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如在医药行业,可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规定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以确定采样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理论计算法
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根据采样器的设计参数,如采样口的形状、尺寸、空气流速等,利用空气动力学理论计算不同粒径微生物在采样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捕获概率。例如,对于撞击式采样器,可通过计算微生物颗粒在气流中的惯性力、重力、空气阻力等,确定其能否成功撞击到培养基表面,从而评估采样器对不同粒径微生物的理论捕获效率。
依据过滤理论:对于过滤式采样器,可根据滤膜的材质、孔径分布、孔隙率等参数,运用过滤理论计算空气通过滤膜时,不同粒径微生物被截留的概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微生物在滤膜中的过滤过程,预测采样器的采样效率。

标准粒子测试法
使用标准微生物粒子:采用已知粒径和浓度的标准微生物粒子或生物气溶胶,将其释放到特定的测试环境中。然后使用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进行采样,通过检测采样器采集到的标准微生物粒子数量与实际释放数量的比例,来计算采样器的采样效率。这种方法可以精确控制测试条件,排除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干扰,更准确地评估采样器对特定粒径微生物的捕获能力。
利用非生物标准粒子:除了标准微生物粒子,也可以使用非生物的标准粒子,如聚苯乙烯乳胶球等,其粒径和物理性质已知且稳定。将这些标准粒子按照一定浓度和流量混入空气中,模拟微生物在空气中的分布和运动状态,再用采样器进行采样检测。通过比较采样前后标准粒子的浓度变化,计算采样器对不同粒径标准粒子的采样效率,以此间接反映对微生物的采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