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单晶硅片废水全膜法处理回用技术方案顺利敲定!
根据我司对本次处理项目厂区的实地考察发现,厂区年产1.15GW单晶硅片生产线,采用线径更细的金刚线工艺而不是传统的砂线切割工艺,导致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以沉降的超细硅粉,且由于生产工艺对切割冷却液的要求,采用的切割冷却液配方,不再使用单一的聚乙二醇(PEG),生化性更差。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满足不了新的水量、水质要求,拟新建污水处理站,替代现有污水处理站。
本月22日,客户经过与我司的沟通后,到厂考察,我司为其介绍了针对本次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案。
该项目废水进水包含经过板框压滤的切割液废水、脱胶废水、清洗废水、插片废水、其他污水和生活污水。其中,插片废水和清洗水的溢流废水COD较低,可直接达标排放,主要超标污染物为硅粉引起悬浮物。根据水质特性,分为有机废水和含硅废水,处理规模分别为2400m3/d和1400m3/d。为了满足工艺清洁生产的要求,该工程还需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并作为纯水的原水补水进行回用。中水回用量要求为1200m3/d。
根据上述废水分质分道分级处理的分析,对硅粉废水采用混凝气浮沉淀一体池进行处理。对有机废水,由于废水的主要有机物来源为切割液、乳酸和表面活性剂,其中切割液和表面活性剂的生化性差,且具有杀菌性。采用普通生化,所需停留时间较长,且难以达到回用要求,而项目用地非常紧张,必须采用高效的处理工艺通过前期中试确定,MBR该废水处理效果较好,能满足回用的要求。利用膜的高效分离能力,使生化反应池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大幅提高处理负荷,减少构筑物的容积,故主体生化工艺采用MBR工艺。结合类似废水预处理经验,采用“混凝沉淀+厌氧水解沉淀+MBR”工艺进行废水处理,并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进一步理深度处理作为生产用水回用。MBR工艺可确保出水COD≤50mg/L,降低中水膜系统的有机物引起的膜污堵风险。
经处理后的尾水排放标准达到《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二级标准,同时满足总量控制标准。
当日,我公司顺利与客户签订了合作协议,设备预计在27日完工,预计30日发往项目地安装调试。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